北京
免费发布信息
十二生肖运程

佛经上的“色即是空”是什么意思

发布时间:19-06-11 作者:王老师
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,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。有人认为色就是指女人,空就是虚无。说看破红尘,把女人看做是虚无,便出家做和尚了。其实色并非女色,空也非虚无。佛教的教义,主要是所谓的"四谛",即苦、集、灭、道。苦、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;灭、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。具体地说:

1、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,人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等多种苦,以及无数的烦恼。

2、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,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,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。既然如此,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,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,佛家称为诸法无我,并且认为,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,称为诸行无常,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。

3、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,也就是涅盘。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,超越生死轮回。(注意,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,佛教是看重生命的)

4、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。方法归纳为戒、定、慧
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出自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原来四句: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,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,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。空,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,是事物的本质。比如说,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,首先需要人的思想,纸笔,及传媒工具,不能单独成立,说白了,文章这种表象就是,而产生这种的因缘,诸如人的思想、纸等便是,人如果不想写文章,或没有纸笔等这种,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。而我们的每个人的个体也信赖于父母的因素,以及所看所想所食的种种关系而成立的。所以,色非女色男色,空也非虚无乌有。色即是空,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,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,空即是色,则由事物的共性,因缘关系,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,善恶循环。所谓:要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要知后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便是空的缘由关系及多种因素合成的最好说明。

只有认识到了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的因果报应,善恶循环,才能让人行善并以自身个体的德性度人,并真正关心世间万物,以自身的身体力行,通过道谛戒、定、慧达到超脱解除苦难烦恼。而这种力行过程中,佛教还注意到,所谓大慈大悲大概相当于儒家的,总的说来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