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
免费发布信息
十二生肖运程

《易经》十句话,读懂天道人道,看透得失祸福(下)

发布时间:25-04-10 作者:王老师

六、天地不交,否,天地交,而万物通

否和泰,都是《易经》上的卦象。否的卦象是天地不交,泰的卦象是天地相交。

天地之气互不交通,万物不生,这就是大凶之卦。只有天地之气相交,万物才能生长,世界才会亨通。这就是大吉。这启示我们,做人做事都要学会沟通。古人云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无论我们做人做事,都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“小宇宙”里,一定要和家人朋友交流,要和古人交流,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,和大自然交流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丰满而多彩。

七、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,艰贞无咎

没有平地不变成山坡的,没有去了而不回来的,在艰难困苦中应坚守纯正,必然会有好的结果。这就是说,人生艰难和困苦虽然不能避免,但却可以转变成平坦的大道。《易经》让我们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忍耐和贞正之心,这样做一定会有好的结果。无独有偶,《论语》中记载孔子被困,已经没有了粮食,他告诉弟子们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”君子身处困境,能够坚持自我,熬过去,而小人却不懂得坚持原则,一遇到困难只会变节和逃避。

八、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

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,目的是为了伸长;龙蛇这样的事物,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,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。意思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,不防暂时委屈一下,顺便积蓄力量。《周易》从尺蠖和龙蛇这些动物,看到了世事兴废中的人生起伏。俗话说,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人不可能永久的风光腾达,当然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倒霉。这就要我们能屈能伸,就像动物冬眠以躲避寒冷的冬天那样。如果能做到这些,即便深处困境也不会有凶险。

九、蹇,君子以反身修德

【蹇】是《周易》第三十九卦,原义为跛,引申为困难、艰险,行动不便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每个人都会经历“时运不济,命运多舛。”的时候。面对蹇塞的道路,《周易》告诉我们,要学会“反身修德”。就是说当我们陷入困境,首先应该反思反省究竟我们做错了什么才导致这样的结果。

十、君子以正位凝命

正位凝命,指摆正位置,凝聚力量,以完成自身使命。

正位凝命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摆正身姿,集中精神;不偏不倚,有厚重、端正之相,用于比喻静坐中的心态和姿势。曾国藩就要求自己:每日不拘何时,静坐四刻,正位凝命,如鼎之镇。二是以正念、正心立身于正确的地位,凝聚力量,稳健做事,完成自身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