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5-04-10 作者:王老师
城隍爷
城隍爷为地方神灵。周礼中的蜡祭八神之一。记载最早的是三国吴赤乌二年(239)所建芜湖城隍。唐以后郡县皆祭城隍,张说、韩愈、杜牧等皆有祭城隍文。宋以后祀遍全国,如苏卅祀春申君,杭卅祀文天祥,上海祀秦裕伯,大率以有功于当地者为该地城隍。道教以城隍为“剪恶除凶,护国保邦”之神。称他能应人所请,旱时降雨,涝时放晴,以保谷丰民足。又以城隍为管领亡魂之神,当建醮“超度亡魂”,须发文书“知照”城隍(叫《城隍牒》),方能“拘解”亡魂到坛。
雷公
雷公是中国古代雷神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说:“雷泽中有雷神,龙身而人头,鼓其腹,在吴西”。最早的雷神呈兽形。后不断人格化,成为雷师或雷公,画成半人半兽形或鬼形。道教吸收了雷公为黄帝部下的说法,塑造了道教的雷神为“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”,称他“主天之灾福,持物之权衡,掌物掌人,司生司杀”。并建立了雷神体系。
太岁君
太岁君岁神,道书以六十甲子,由天干地支循环,六十年为一周,每年由一位太岁轮值,能祛除邪魅,奖善罚恶,掌理人间祸福之神,为值年太岁,也称岁君。
土地公与财神爷
土地社神,俗称“土地”。公羊传注:“社神者土地之主也”。各地凡有里社必祀土地,称为“福德正神”,亦称为“土地公”。